一、学 制:四年
二、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下设建筑工程、道路桥梁工程与工程管理三个方向,旨在为地方建设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突出的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协作精神,具备终身学习能力与创新性思维,熟悉建筑工程信息化(BIM)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懂设计、会施工、能管理,可胜任结构工程师、建造师、造价工程师等岗位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在员工毕业后5年左右,具备工程师或与之相当的专业技术能力,能够在土木相关的领域中从事各类建筑工程、道路桥梁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咨询等工作,并逐步成长为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管理骨干。
四、毕业要求
1.知识要求
1.1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1.2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和表达;能够通过文献研究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并获得有效的结论。
1.3 理解并掌握土木工程项目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中运用该方法对土木工程项目进行有效的管理。
2.能力要求
2.1 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能够兼顾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因素提出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具有创新意识。
2.2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与执行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的能力,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并应用于工程实践。
2.3 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2.4 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了解国内国际形势,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2.5 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以及适应土木工程新发展的能力。
3.素质要求
3.1 能够兼顾社会、健康、安全、法律及文化等工程伦理因素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并理解土木工程师应承担的责任。
3.2 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重视环境管理、绿色施工和节能减排。
3.3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3.4 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五、核心课程
土木工程制图、土木工程材料、测量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工程项目管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BIM技术应用等。
六、毕业最低学分要求
课 程 类 型 |
学时数 |
学分数 |
各类别占总学分百分比 |
*实践学分占总学分百分比 |
专业理论课程线上学时占专业理论课程总学时百分比 |
总学时 |
其中 |
实验(实践) |
理论课程线上学时数 |
基础通识模块 |
必修课 |
1044+4周 |
239+4周 |
144 |
62.5 |
37.9% |
11.5% |
|
选修课 |
160 |
0 |
0 |
10 |
6.1% |
0 |
|
小计 |
1204+4周 |
239+4周 |
164 |
72.5 |
44.0% |
11.5% |
|
专业课程模块 |
必修课 |
584+31周 |
64+31周 |
156 |
67.5 |
40.9% |
21.2% |
28.3% |
选修课 |
80 |
0 |
20 |
5 |
3.0% |
0 |
建筑工程方向课程模块 |
限定选修课 |
200+7.5周 |
7.5周 |
50 |
20 |
12.1% |
4.5% |
工程管理方向课程模块 |
限定选修课 |
道路桥梁方向课程模块 |
限定选修课 |
小计 |
864+ 38.5周 |
64+ 38.5周 |
226 |
92.5 |
56.0% |
25.7% |
合 计 |
2068+ 42.5周 |
303+ 42.5周 |
390 |
165 |
100.0% |
37.2% |
|
七、课程设置、各教学环节安排
(一)基础通识模块
1.基础通识必修课
开课单位 |
课程名称 |
考核方式 |
学期 |
学分 |
总学时 |
实践学时 |
线上学时 |
周学时 |
学工 |
军事理论 |
2 |
1 |
2 |
36 |
4 |
16 |
2 |
马院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2 |
1 |
2.5 |
40 |
|
4 |
3 |
马院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2 |
2.5 |
40 |
|
4 |
3 |
马院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2 |
3 |
3 |
48 |
|
4 |
3 |
马院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2 |
4 |
4 |
64 |
|
8 |
4 |
马院 |
形势与政策(一) |
2 |
1 |
0 |
8 |
|
6 |
|
马院 |
形势与政策(二) |
2 |
2 |
0 |
8 |
|
6 |
|
马院 |
形势与政策A |
2 |
3 |
1 |
16 |
|
|
2 |
马院 |
形势与政策B |
2 |
4 |
1 |
16 |
|
|
2 |
马院 |
形势与政策(三) |
2 |
5 |
0 |
8 |
6 |
|
|
马院 |
形势与政策(四) |
2 |
6 |
0 |
8 |
6 |
|
|
马院 |
形势与政策(五) |
2 |
7 |
0 |
8 |
6 |
|
|
基础 |
体育A |
2 |
1 |
1 |
32 |
32 |
|
2 |
基础 |
体育B |
2 |
2 |
1 |
32 |
32 |
|
2 |
基础 |
体育C |
2 |
3 |
1 |
32 |
32 |
|
2 |
基础 |
体育D |
2 |
4 |
1 |
32 |
32 |
|
2 |
基础 |
高等数学A(上) |
1 |
1 |
4 |
64 |
|
|
5 |
基础 |
高等数学A(下) |
1 |
2 |
5 |
80 |
|
|
5 |
基础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
1 |
4 |
3 |
48 |
|
|
3 |
基础 |
线性代数A |
1 |
3 |
2.5 |
40 |
|
|
3 |
外国语 |
大学英语(一)/大学日语(一) |
1 |
1 |
4 |
64 |
0 |
18 |
5 |
外国语 |
大学英语(二)/大学日语(二) |
1 |
2 |
4 |
64 |
0 |
18 |
5 |
外国语 |
实务英语(一)/实务日语(一) |
1 |
3 |
2 |
32 |
0 |
11 |
2 |
外国语 |
实务英语(二)/实务日语(二) |
1 |
4 |
2 |
32 |
1 |
9 |
2 |
人工智能 |
信息技术基础(一) |
1 |
1 |
2 |
32 |
32 |
|
3 |
人工智能 |
信息技术基础(二) |
1 |
2 |
2 |
32 |
32 |
|
3 |
儿发 |
老员工心理健康教育 |
2 |
2 |
2 |
32 |
8 |
8 |
2 |
就业中心 |
老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
2 |
1 |
1 |
16 |
|
|
2 |
就业中心 |
老员工就业指导 |
2 |
6 |
1 |
16 |
16 |
|
2 |
管院 |
大学语文 |
2 |
4 |
2 |
32 |
|
16 |
2 |
管院 |
商务沟通与礼仪 |
2 |
5 |
2 |
32 |
|
16 |
2 |
学工 |
军事训练 |
2 |
1 |
2 |
2周 |
2周 |
|
|
马院 |
思政课社会实践(一) |
2 |
一暑 |
1 |
1周 |
1周 |
|
|
马院 |
思政课社会实践(二) |
2 |
二暑 |
1 |
1周 |
1周 |
|
|
合计 |
62.5 |
1044+4周 |
239+4周 |
144 |
|
注:1.考核方式:1为考试,2为考查;双语课程在课程名称后加○;项目式教学,不设学期,不设学时,在课程名称后加*;课程前标注*为与双创教育相融合的专业课程(至少1门);下同。
2.修读大学日语可抵换大学英语相应学分。
3.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分散在假期完成,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组织员工开展社会调查活动。
2.基础通识选修课(至少应修10学分)
开课单位 |
课程名称 |
考核方式 |
学期 |
学分 |
总学时 |
实践学时 |
线上学时 |
周学时 |
马院 |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必选) |
2 |
1 |
1 |
16 |
|
|
2 |
马院 |
国学教育 (限选1门) |
孟子智慧 国学人生 论语导读 唐诗宋词选读 走进诗经 船政文化 中国文化与心理 传统文化:从艺术到人生 国学中的语言艺术 其他 |
2 |
2 |
1 |
16 |
|
|
2 |
创院 |
创意与创新(必选) |
2 |
1-2 |
2 |
32 |
|
|
2 |
直播学院 |
直播运营实战(必选) |
2 |
1 |
1 |
16 |
16 |
|
2 |
通识 |
(美育类课程)限定选修 |
2 |
1-7 |
2 |
32 |
|
|
2 |
通识 |
其他通识选修课(演讲与口才…) |
2 |
1-7 |
3 |
48 |
|
|
4 |
小计 |
10 |
160 |
|
|
|
(二)专业教育模块
1.专业必修课
开课单位 |
课程名称 |
考核方式 |
学期 |
学分 |
总学时 |
实践学时 |
线上学时 |
周学时 |
人工智能 |
大学物理(上) |
1 |
2 |
1.5 |
24 |
|
12 |
2 |
人工智能 |
大学物理(下) |
1 |
3 |
2 |
32 |
|
16 |
2 |
人工智能 |
大学物理实验(上) |
2 |
2 |
0.5 |
8 |
8 |
|
|
人工智能 |
大学物理实验(下) |
2 |
3 |
0.5 |
8 |
8 |
|
|
土木 |
普通化学 |
1 |
1 |
1.5 |
24 |
|
6 |
2 |
土木 |
土木工程专业概论 |
2 |
1 |
0.5 |
8 |
|
2 |
2 |
土木 |
工程伦理 |
2 |
1 |
1 |
16 |
|
4 |
2 |
土木 |
土木工程材料 |
1 |
2 |
1.5 |
24 |
|
6 |
2 |
土木 |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 |
2 |
2 |
1 |
1周 |
1周 |
|
|
土木 |
理论力学 |
1 |
2 |
2.5 |
40 |
|
10 |
3 |
土木 |
土木工程制图 |
1 |
2 |
2.5 |
40 |
|
10 |
3 |
土木 |
测量学 |
1 |
3 |
1.5 |
24 |
|
6 |
2 |
土木 |
测量学实验 |
2 |
3 |
1 |
1周 |
1周 |
|
|
土木 |
工程测量实习 |
2 |
3 |
1.5 |
1.5周 |
1.5周 |
|
|
土木 |
材料力学 |
1 |
3 |
2.5 |
40 |
|
10 |
3 |
土木 |
材料力学实验 |
2 |
3 |
1 |
1周 |
1周 |
|
|
土木 |
建筑工程CAD |
2 |
4 |
1 |
16 |
16 |
4 |
2 |
土木 |
结构力学(上) |
1 |
4 |
2.5 |
40 |
|
10 |
3 |
土木 |
工程地质 |
1 |
4 |
1.5 |
24 |
|
6 |
2 |
土木 |
工程地质实习 |
2 |
4 |
0.5 |
0.5周 |
0.5周 |
|
|
土木 |
*BIM技术应用 |
2 |
4 |
2 |
32 |
32 |
8 |
3 |
土木 |
工程经济学 |
1 |
4 |
2 |
32 |
|
8 |
2 |
土木 |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
1 |
5 |
2 |
32 |
|
8 |
3 |
土木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 |
1 |
5 |
2.5 |
40 |
|
10 |
3 |
土木 |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
2 |
5 |
1 |
1周 |
1周 |
|
|
土木 |
土力学实验 |
2 |
5 |
0.5 |
0.5周 |
0.5周 |
|
|
土木 |
施工组织设计 |
1 |
6 |
2 |
32 |
|
8 |
3 |
土木 |
BIM+施工组织课程设计 |
2 |
6 |
1.5 |
1.5周 |
1.5周 |
|
|
土木 |
建设工程法规 |
1 |
6 |
1.5 |
24 |
|
6 |
2 |
土木 |
工程项目管理 |
1 |
7 |
1.5 |
24 |
|
6 |
2 |
土木 |
认识实习 |
2 |
3 |
1 |
1周 |
1周 |
|
|
土木 |
专业实习 |
2 |
6 |
4 |
(4)周 |
4周 |
|
|
土木 |
毕业实习 |
2 |
7 |
2 |
2周 |
2周 |
|
|
土木 |
BIM+毕业设计 |
2 |
8 |
16 |
16周 |
16周 |
|
|
合计 |
67.5 |
584+31周 |
64+31周 |
156 |
|
注:()内是指暑期完成。
2.专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至少应修5学分)
开课单位 |
课程名称 |
考核方式 |
学期 |
学分 |
总学时 |
实践学时 |
线上学时 |
周学时 |
土木 |
创意创新实践—结构设计* |
2 |
|
2 |
32 |
32 |
|
|
土木 |
桥涵水文 |
1 |
5 |
1.5 |
24 |
|
6 |
2 |
土木 |
流体力学 |
1 |
5 |
2 |
32 |
|
8 |
2 |
土木 |
桥梁结构抗震设计 |
1 |
6 |
2 |
32 |
|
8 |
3 |
土木 |
钢结构 |
1 |
6 |
2.5 |
40 |
|
10 |
4 |
土木 |
建筑钢结构课程设计 |
2 |
6 |
1 |
1周 |
1周 |
|
|
土木 |
工程监理概论 |
1 |
6 |
1 |
16 |
|
4 |
2 |
土木 |
工程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 |
1 |
6 |
2 |
32 |
|
8 |
3 |
土木 |
工程招投标课程设计 |
2 |
6 |
1.5 |
1.5周 |
1.5周 |
|
|
土木 |
考研力学* |
2 |
|
2 |
32 |
|
|
|
土木 |
边坡工程○ |
2 |
7 |
1.5 |
24 |
|
6 |
3 |
土木 |
建筑工程技术应用软件分析(YJK) |
2 |
7 |
2 |
32 |
32 |
8 |
2 |
土木 |
高层建筑结构 |
1 |
7 |
1.5 |
24 |
|
6 |
2 |
土木 |
工程事故分析与加固 |
1 |
7 |
1.5 |
24 |
|
6 |
2 |
土木 |
公路工程概预算 |
1 |
7 |
2 |
32 |
|
8 |
3 |
土木 |
桥梁结构电算 |
2 |
7 |
1.5 |
24 |
|
6 |
2 |
土木 |
公路工程技术应用软件分析 |
2 |
7 |
1.5 |
24 |
|
6 |
2 |
土木 |
桥梁结构检测 |
2 |
7 |
2 |
2周 |
2周 |
|
|
土木 |
建设项目投资决策与风险分析 |
1 |
7 |
2 |
32 |
|
8 |
3 |
土木 |
工程估价 |
1 |
7 |
2 |
32 |
|
8 |
3 |
土木 |
土木工程专业英语○ |
2 |
7 |
1 |
16 |
|
4 |
2 |
土木 |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指导 |
2 |
8 |
0.5 |
8 |
8 |
|
|
商学院 |
统计学 |
1 |
5 |
2 |
32 |
|
|
2 |
商学院 |
会计学原理 |
1 |
5 |
2 |
32 |
|
8 |
3 |
商学院 |
财务管理 |
1 |
6 |
2.5 |
40 |
|
10 |
3 |
基础部 |
运筹学 |
1 |
6 |
2 |
32 |
|
|
2 |
小计 |
45 |
648+4.5周 |
72+4.5周 |
128 |
|
3.专业方向课(限定选修课)(至少选一个方向)
开课单位 |
课程名称 |
考核方式 |
学期 |
学分 |
总学时 |
实践学时 |
线上学时 |
周学时 |
建筑工程方向 |
土木 |
房屋建筑学 |
1 |
5 |
2 |
32 |
|
8 |
3 |
土木 |
BIM+民用建筑课程设计 |
2 |
5 |
1.5 |
1.5周 |
1.5周 |
|
|
土木 |
结构力学(下) |
1 |
5 |
2 |
32 |
|
8 |
3 |
土木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
1 |
5 |
2.5 |
40 |
|
10 |
4 |
土木 |
混凝土结构设计 |
1 |
6 |
2 |
32 |
|
8 |
3 |
土木 |
BIM+钢筋砼楼盖课程设计 |
2 |
6 |
1.5 |
1.5周 |
1.5周 |
|
|
土木 |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
1 |
7 |
2 |
32 |
|
8 |
3 |
土木 |
钢筋砼框架课程设计 |
2 |
7 |
1.5 |
1.5周 |
1.5周 |
|
|
土木 |
建筑结构试验 |
2 |
7 |
2 |
2周 |
2周 |
|
|
土木 |
BIM+工程概预算 |
1 |
7 |
2 |
32 |
|
8 |
3 |
土木 |
BIM+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 |
2 |
7 |
1 |
1周 |
1周 |
|
|
小计 |
20 |
200+7.5周 |
7.5周 |
50 |
|
工程管理方向 |
土木 |
管理学 |
1 |
5 |
1.5 |
24 |
|
6 |
2 |
土木 |
房屋建筑学 |
1 |
5 |
2 |
32 |
|
8 |
3 |
土木 |
BIM+民用建筑课程设计 |
2 |
5 |
1.5 |
1.5周 |
1.5周 |
|
|
土木 |
工程结构设计 |
1 |
5 |
3 |
48 |
|
12 |
4 |
土木 |
工程结构课程设计 |
2 |
5 |
1.5 |
1.5周 |
1.5周 |
|
|
土木 |
BIM+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
1 |
6 |
2 |
32 |
|
8 |
3 |
土木 |
BIM+建筑工程造价课程设计 |
2 |
6 |
1.5 |
1.5周 |
1.5周 |
|
|
土木 |
建筑工程造价应用软件分析 |
2 |
6 |
1.5 |
24 |
24 |
6 |
2 |
土木 |
BIM+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
1 |
7 |
2 |
32 |
|
8 |
3 |
土木 |
BIM+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 |
1 |
7 |
2 |
32 |
|
8 |
|
土木 |
BIM+安装工程造价课程设计 |
2 |
7 |
1.5 |
1.5周 |
1.5周 |
|
|
小计 |
20 |
224+6周 |
24+6周 |
56 |
|
道路桥梁方向 |
土木 |
结构力学(下) |
1 |
5 |
2 |
32 |
|
8 |
3 |
土木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
1 |
5 |
3 |
48 |
|
12 |
3 |
土木 |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
2 |
5 |
1.5 |
1.5周 |
1.5周 |
|
|
土木 |
桥梁工程 |
1 |
6 |
3 |
48 |
|
12 |
3 |
土木 |
BIM+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
2 |
6 |
2 |
2周 |
2周 |
|
|
土木 |
道路勘测设计 |
1 |
6 |
2.5 |
40 |
|
10 |
3 |
土木 |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 |
2 |
6 |
2 |
2周 |
2周 |
|
|
土木 |
路基路面工程 |
1 |
7 |
2.5 |
40 |
|
10 |
3 |
土木 |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 |
2 |
7 |
1.5 |
1.5周 |
1.5周 |
|
|
小计 |
20 |
208+7周 |
7周 |
52 |
|
(三)其他要求
1.职业证书(至少应考取一本本专业职业证书)
证书名称 |
组织(发证)单位 |
类别 (本专业/跨专业) |
抵换课程名称 |
抵换学分 |
备注 |
建筑工程识图 |
广州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本专业 |
建筑工程CAD |
1学分 |
|
BIM职业资格证 |
中国工程图学学会、人社部、中建协等 |
本专业 |
BIM技术应用 |
2学分 |
|
全国 CAD 技能 等级考试证书 |
中国工程图学学会、福州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等 |
本专业 |
建筑工程CAD |
1学分 |
|
测量员 |
中国建设教育协会、福州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等 |
本专业 |
1.测量学 2.测量学实验 3.工程测量实习 |
1.1.5学分 2.1学分 3.1.5学分 |
|
注:一本证书只能抵换一门课程的学分。
2.学科竞赛(至少参加一项)
学科竞赛名称 |
主办单位 |
备注 |
中国“互联网+”老员工创新创业大赛 |
教育部(直接组织)等 |
|
“创青春”全国老员工创业大赛 |
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 全国员工联合会 |
|
“挑战杯”全国老员工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
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 全国员工联合会 |
|
全国老员工结构设计竞赛 |
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 指导委员会等 |
|
全国高等院校员工“斯维尔杯”BIM-CIM 创新大赛 |
中国建设教育协会 |
|
全国高校 BIM 毕业设计创新大赛 |
中国软件业协会、信息技术新工科 产学研联盟 |
|
注:1.学科竞赛等级参照《雷竞技官网学科竞赛活动管理办法》。
2.学分奖励参照《雷竞技官网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办法(试行)》。
3.参加校级选拔赛视同完成,但不参与学分与成绩奖励。
3.人才素质拓展
员工在校学习期间,除完成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外,必须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必须至少参加一次学校规定的学科竞赛;必须获得人才素质拓展(第二课堂)16 学分,方可取得毕业资格,其中必修学分为 10 学分,选修学分为6学分,共分为六大模块,包括思想成长模块、核心能力提升模块、文化艺术模块、体育竞技模块、社会实践与公益志愿模块、科技与创新模块。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如员工在相关方面获得学校认定的代表性成果,经员工处认定后可免修或抵扣相应模块的学分。